
2020 官網(wǎng)升級中!現(xiàn)在您訪問官網(wǎng)的瀏覽器設備分辨率寬度低于1280px請使用高分辨率寬度訪問。
胰蛋白酶是一種絲氨酸蛋白酶,用于降解細胞間結合蛋白從而使細胞脫離其培養(yǎng)介質,令細胞之間相互進行分散。胰蛋白酶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tǒng)使用的動物源性的胰蛋白酶,主要提取自?;蜇i的胰腺組織;另一種則是非動物源性胰酶,即利用基因重組技術生產的重組胰蛋白酶。
早期的胰蛋白酶是從牛、豬、羊的胰臟中提取,通過多重結晶方式純化,并進一步采取層析及超濾技術制備而得。該酶易溶于水,不溶于三氯甲烷、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最初胰蛋白酶在生物制藥的主要應用是胰島素的生產,后期也在疫苗制備、細胞培養(yǎng)領域中應用起來。但動物源的胰蛋白酶具有極大的潛在風險,其自身可能攜帶大量可感染人的病毒,例如:瘋牛病的牛帶有的BSE病毒,豬的口蹄疫病毒,可在人和動物之間傳播的禽類流感病毒等。
這樣的情況可不少:上世紀60年代于脊髓灰質炎疫苗中檢測到SV40病毒,在減毒黃熱活疫苗中發(fā)現(xiàn)禽白血病病毒。2010年,Merck和GSK公司已上市的輪狀病毒疫苗中又先后檢測到豬圓環(huán)病毒核酸序列。據(jù)當時科學家推測,導致這種情況的“元兇”可能是疫苗生產所必需的細胞在增殖的過程中所用的豬胰蛋白酶造成。因此,如何提高生物制品的安全性成為了監(jiān)管層的關注重點。
2019年9月國家藥監(jiān)局發(fā)布了《疫苗上市后生產工藝變更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生產過程中,應盡可能避免使用人源或動物源性原材料”,疫苗生產原輔料變更,將動物源性的牛血清或胰酶變更為無動物源的原輔料,只需要通過簡化變更流程,鼓勵企業(yè)進行無動物源原輔料的變更。2020年版《中國藥典》也增加了重組胰蛋白酶標準。
重組胰蛋白酶的氨基酸序列與動物源提取的胰蛋白酶一致,該酶包含兩種胰蛋白酶活性形式:α-胰蛋白酶和β-胰蛋白酶。其活性受絲氨酸蛋白酶抑制劑如PMSF和TLCK等、金屬離子螯合劑如EDTA等的抑制。在應用上,可替代傳統(tǒng)胰蛋白酶用于疫苗、干細胞、免疫細胞治療、胰島素生產等對動物來源材料有嚴格限制的生物制藥產業(yè)。
藥典級別的重組胰蛋白酶要求微生物的菌落總數(shù)不超過100cfu/mL,宿主蛋白質殘留量不超過0.01%,外源性DNA殘留量不超過10ng/mg。由上表可以看出,相比傳統(tǒng)動物源提取的胰蛋白酶,重組胰蛋白酶在活性、純度以及無動物源性等方面優(yōu)勢更為明顯,更符合生物制藥行業(yè)發(fā)展趨勢。
在疫苗細胞基質制備中胰蛋白酶是常用的原料,而動物源性胰蛋白酶內一些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潛在病毒都有可能帶入終產品中。
隨著SARS,H1N1,禽流感等病毒影響下,為了減少已知污染物和未知污染,相關法規(guī)已有明確要求,如在藥物標簽上注明是否應用動物源的原料,生物制藥公司促使原料生產商在選擇原料的時候提高對AOF的關注度;所有用血液和血漿來源的藥物制品在標簽上注明:警告病毒和阮病毒疾病傳播的風險。
作為制藥輔料的用酶—制訂新版重組酶的標準將包括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膠原酶等,其中第一個給出標準的就是重組胰蛋白酶。
↑ 點擊圖片了解產品詳情
金普諾安重組胰蛋白酶是由微生物基因重組表達生產,氨基酸序列與豬胰腺來源的胰蛋白酶一致,且具有與動物源性豬胰蛋白酶相同的酶學性質,可替代豬胰腺來源胰蛋白酶應用于各種生物技術過程中,如:重組胰島素生產、細胞培養(yǎng)、細胞發(fā)酵、蛋白質的酶解以及各種組織的細胞分離等。胰蛋白酶活性受絲氨酸蛋白酶抑制劑如PMSF等的抑制,金屬離子螯合劑如EDTA等也能抑制酶活。
1.產品純度:
結論:檢測結果分析,β-Trypsin的含量可達70%以上,符合2020版中國藥典標準。
2.凍融穩(wěn)定性測試
結論:產品分別在經(jīng)過不同次數(shù)凍融后均未觀察到酶活性損失。
3.溫度穩(wěn)定性測試
結論:產品在4℃或室溫避光條件下4周內活性未降低;在4℃條件下5個月內活性未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