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官網升級中!現(xiàn)在您訪問官網的瀏覽器設備分辨率寬度低于1280px請使用高分辨率寬度訪問。
來源于林伯氏白色念球菌,具有很高的比活性,是DNA提取的關鍵試劑。蛋白酶K的穩(wěn)定性非常好,在pH 4-12、溫度20℃-65℃的條件下均有活性;耐受多種蛋白質變性劑(如SDS、尿素、螯合劑(如EDTA)及巰基試劑。它切割脂族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羧基端肽鍵,可以降解所有蛋白質。
蛋白酶K比較為人所熟知的作用可能就是核酸提取過程中的使用,實際上它不僅常用于多種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等相關實驗,且在生物加工過程中,如肉類嫩化、水污染消毒和生物檢測中都有很廣泛的應用。上一期我們有聊到它的主要應用,這期不妨聊聊它的“副業(yè)”作用吧~
圖源 攝圖網(已獲授權)
生物酶保毛脫毛技術是一項重要的制革清潔工藝技術,與傳統(tǒng)灰堿法脫毛工藝對比,酶法脫毛有著減少硫化物、石灰污染等優(yōu)勢。實驗人員以鹽腌黃牛皮為樣品,預浸水后,去肉分割,進行脫毛。實驗采用有溫有浴酶法脫毛,調節(jié)好溫度和pH,加入實驗所需用量的蛋白酶K。期間觀察皮塊脫毛狀況及脫毛速度,并收集脫毛浴液及皮樣。
研究證明:蛋白酶K對酪素和膠原纖維均具有水解作用。溫度和酶用量對蛋白酶K的脫毛效果有較大影響,而在7.5~9.0區(qū)間內,pH值對蛋白酶K的脫毛效果影響不明顯[1]。
圖源 pixabay
肉的嫩度是肉類重要的感官品質之一,蛋白酶K能分解肉的肌纖維,結締組織的蛋白質,甚至包括彈性蛋白及膠原蛋白,使蛋白質的各級空間結構發(fā)生變化,部分肽鍵斷裂,肉料吸水膨脹,質地變嫩。在使用方法上有宰前處理法和表面浸漬處理法,宰前處理法是在宰前短時間內將酶制劑注射到動物的血管系統(tǒng)中,使酶在胴體中均勻分布,達到嫩化效果。表面處理浸漬法是動物宰后對肉類通過噴灑攪拌或浸泡的方式進行酶化處理[2]。
生活中污水消毒主要使用液氯、次氯酸鈉、二氧化氯以及過氧乙酸等消毒劑滅活病毒,但以氯為主的消毒方法有產生毒副產物的潛在危害。病毒外層結構一般以衣殼蛋白為主,蛋白酶K可以對病毒衣殼蛋白進行破壞,從而干擾病毒與宿主細胞的結合。
圖源 pixabay
在一定條件下,67.5μg/mL濃度的蛋白酶K處理1h對純水和生活污水中病毒滅活率分別達到了99.4%和49.4%,處理3h的滅活率分別是>99.9%和81.1%,滅活病毒的效果明顯。用蛋白酶K進行病毒滅活的優(yōu)點是消毒劑本身無害,而且不產生有害消毒產物,所以這是一種高效環(huán)保的方法[2]。
免疫病理檢查在非腫瘤性腎疾病的病理診斷中起重要作用,常規(guī)方法是對冷凍切片進行免疫熒光觀察。有時臨床取材不準或冷凍標本保存失誤,不能進行熒光觀察,導致病理診斷困難。近年來出現(xiàn)了免疫組織化學和免疫熒光結合的石蠟切片免疫熒光染色法,為腎活檢病理的免疫診斷作了有力的補充,其中抗原修復是成敗的關鍵。
圖源 pixabay
研究人員應用蛋白酶K對腎活檢組織的石蠟切片進行抗原修復后再行免疫熒光染色,發(fā)現(xiàn)其不僅可作為因冷凍組織處理欠佳導致免疫熒光著色不滿意時的補充手段,而且對冷凍組織無腎小球或未送冷凍組織的病例加做石蠟切片免疫熒光染色,可有效解決診斷困難,從而完全代替冷凍切片免疫熒光染色[3]。
結語:蛋白酶K優(yōu)良的蛋白水解能力和特性,除了在生物科學研究方面,其在食品加工、飼料生產、環(huán)境保護、醫(yī)藥工業(yè)、能源和資源開發(fā)等各個領域都有著應用需求,金普諾安重組蛋白酶K不含細菌內毒素,應用范圍比天然蛋白酶K更廣泛。企業(yè)先進的蛋白質工程技術及28,000升酵母平臺有效降低了單位成本,為生物醫(yī)藥研發(fā)與生產提供高性價比的蛋白酶K。
參考文獻:
[1]陳梅,陳立煒,李鶴,等.蛋白酶K在黃牛皮酶脫毛中的應用[J].皮革科學與工程, 2020, 30(5):5.DOI:10.19677/j.issn.1004-7964.2020.05.008.
[2]吳彤,王瑞明,黃磊,等.蛋白酶K的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3, 34(14):5.DOI:CNKI:SUN:SPKJ.0.2013-14-088.
[3]李昌水,張英杰,鄭江江,等.蛋白酶K修復石蠟切片免疫熒光染色在腎活檢病理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病理學雜志, 2014(1):4.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4.01.010.